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技术制约难量产 供需信息难对接 出口标准难执行 肇庆非遗“出海”急需扬帆助力

技术制约难量产 供需信息难对接 出口标准难执行 肇庆非遗“出海”急需扬帆助力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5年06月21日 10:06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广东肇庆墙体广告

p>记者 夏紫怡

在刚过去的5月,肇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陈传腐乳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佳,参与了由省商务厅主办的 广东老字号 欧洲经贸推介会,赴英国、意大利,在当地分享陈传食品、肇庆端砚、肇庆裹蒸等非遗项目,成为肇庆 非遗圈 的一段佳话。

肇庆醒狮传承人谭展飞在南非教外国学员舞狮基本技法。 受访者供图

肇庆非遗出海并非新事。目前,肇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9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5项,其中端砚、裹蒸、醒狮等非遗已走出国门。但受技术限制、信息差距、出口标准严等现实问题,地方性非遗走向国际仍需跨越鸿沟。面对海外庞大市场,业界渴望政府 牵线搭台 ,将肇庆非遗的文化基因与商业叙事巧妙结合,整合各方需求,实现抱团出海。

肇庆非遗迈出国门展风采

走进肇庆电力醒狮团训练基地,只见两大排陈列柜上,摆了数十个奖杯和奖牌。这支成立已有30余年的醒狮团,早在1996年就已经获得新加坡国际舞狮锦标赛冠、季军。也就在那时,肇庆醒狮开始闪耀世界舞台。

梁广焯是肇庆电力醒狮团教练,师从肇庆醒狮第四代主要传承人谭来长。此前他曾被委派到复旦大学担任助教,教国内外学生岭南舞狮的基本技法。

梁广焯告诉记者: 早年间,我的师父谭来长曾收过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 洋弟子 。师父另一徒弟谭展飞同为肇庆人,也带领醒狮团队出访美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地,使肇庆舞狮这一肇庆市级非遗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边是天涯共此 狮 ,另一边是同品裹蒸香。在肇庆市肥仔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为冲刺端午裹蒸海外订单的生产线已 歇息 。该公司总经理梁家敬利用这段空隙,思索着下一步的出海计划。

肇庆裹蒸制作技艺是首批肇庆市级非遗之一,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其中的企业代表,基于海外华人群体对家乡味的追求和节点消费的市场洞察,肥仔伟公司在2008年批量出口裹蒸,今年端午出口订单额约为70万元。

为适应市场需求,肥仔伟裹蒸在口味、包装、规格上都进行了创新和调整。 比如采用了真空锁鲜和速冻技术,延长保质期,满足跨境物流时长。低糖和杂粮相配,迎合消费群体口味变化。 梁家敬介绍道。

德庆贡黄茶也通过第三方贸易机构少批量出口东南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21世纪初,端砚是肇庆市出口创汇的手工艺品。在去年的第136届广交会期间,肇庆端砚吸引了新西兰、俄罗斯、巴西等30多个国家的客商驻足洽谈,成交及预订单20多件。

盼政府搭台助抱团出海

非遗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价值,跨越国界,扩大对外交流,展现的是国家软实力。对地方而言,具有商业价值的非遗,在拓展增量市场上可有所作为。但现实情况是,供需信息难以对接,出口标准无从下手,寻找客商资源如 海里捞针 等困难横亘其中。不少肇庆非遗传承人渴望政府牵头搭建平台,促使业界抱团出海发展。

数年前,曾有美国、加拿大等华人客商主动接触梁家敬,希望寻求合作打开裹蒸的华人超市市场。但经过一番深入研讨后,双方因为原料审批标准等问题无法细化,合作无疾而终。

以裹蒸馅料猪肉为例,国外检验和出口标准与国内迥异,细则法规如何执行和适配,我们都无法准确获取。 梁家敬认为,弥补信息缺口,亟须一个由政府牵头,具有资质能 手把手 指导企业出口的桥梁平台。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庆贡黄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何维珍,在2023年返乡创办生态茶场和标准化加工车间,打响德庆贡黄茶知名度,吸引了台商前来洽谈合作,并提出每月收购10吨贡黄茶。

受制茶技艺限制,目前德庆贡黄茶还需要手工打磨。同时因传承人才断层、设备产能有待升级等,很难满足外商高产量的需求。 何维珍还提到一点,出口贸易尤其是出口欧洲,对产品要求较高,从机构设立到原料供应再到产品质量,标准严格, 工作量如此巨大,仅凭传承人微薄之力是很难做到的。

醒狮作为节日庆典的必备表演项目,在文化同源和具相通性的基础上,理应更易出海。但事实上,目前肇庆电力醒狮团大多活跃在国际赛事、文化交流等场合。在探讨如何让肇庆醒狮文化走得更远,传播更广的命题上,梁广焯提出了本土非遗双向融合和建立供需信息渠道。

通过海外华人商会或同乡会的活动邀约,醒狮团可以外出交流或巡演。这不失为当前除了国际醒狮大赛外,打造肇庆醒狮文化符号的有效途径。 梁广焯说。

以文化普遍性

闯世界

近年来,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主任刘晓聪博士,和学院老师参与了肇庆市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和规划的工作。他认为,具有代表性且适合出海传播和发展的非遗项目,主要有 传统技艺 民俗 传统舞蹈 等类型。

传统技艺 包括肇庆裹蒸、端砚、广宁竹编等。刘晓聪说: 这些非遗对国际受众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它们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感、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创新性上。

刘晓聪指出,非遗项目与海外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可以通过海外华人华侨等商会邀请,增加非遗项目的国际曝光度。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在做好保护发展的前提下,精准抓好 普遍性 。

这里说的普遍性即是引发文化共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贴近生活、可实现量化的非遗项目,如大家熟悉的醒狮、裹蒸等。 刘晓聪建议,本土非遗项目需要向国家级资源项目靠拢,争取评级, 有了国家级更宽广的平台,自然有更多跨国交流的机会。

近日,得益于 广东老字号 欧洲经贸推介会的契机,盈科(伦敦)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兼执行主任祁舒一行,从伦敦远道而来,与肇庆一众本土非遗项目传承人交流,就出口法规、非遗文创、产品标准进行深入探讨,谋求发展。此举,无疑为肇庆非遗出海增添了 扬帆之力 。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