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元阳:夯实人才路 托起“牛产业”

元阳:夯实人才路 托起“牛产业”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5年07月22日 09:07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云南红河墙体广告

乡村振兴以产业为基,产业兴旺离不开人才托举。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藏于山岭的本地小黄牛以“红河牛”之名成为富民强县的“金名片”。通过“党员领航拓路、乡土人才实干、专家团队赋能”的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实践,当地“牛产业”成为串联资源、激活乡村的新引擎,书写着人才与产业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在南沙镇石头寨村,老党员李忠卫牵头成立惠态种植养殖公司,以“党建+企业+农户”模式为牛产业破局开路,带领村民修通11公里产业路,破解农产品运输难题,惠及周边45户村民。同时,采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联合15户养牛大户种植1300多亩巨菌草。

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公司不仅租下40户村民闲置山地,每年支付租金18万元,更在养殖基地常年吸纳25名固定民工、旺季临时用工超50人次,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党员的“领头雁”作用,让昔日分散的养殖散户聚成“产业群”,让荒山变成“养牛场”,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良性循环。

  在“牛产业”培育中,元阳县精准施策,撬动乡土人才的实干热情,让“红河牛”从“零星养”变成“规模育”。针对养殖户“不敢养、养不起”的顾虑,打出“政策组合拳”,推行“见犊补母”“母牛扩繁”补助,去年投入200万元补助2000头母牛。创新保险政策,由四级财政与农户共担保费,为6月龄以上红河牛系上“安全绳”。

  “我3年拿了12万多元补助,其中‘见犊补母’占7万多元,‘种草还补’5万元,而且养牛还有保险,养着踏实”。马街乡宏伟养牛场养殖户郭福刚满意地说。通过政策红利催生出实干动能,乡土人才从“不敢养”到“使劲养”、从“养着玩”到“当成业”,让“红河牛”真正成为家家户户的“致富牛”。

“红河牛”从山间“土品种”跃升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潜力股”,更离不开专家团队的智力托举。

  去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现场核验,为“红河牛”正名,终结了红河州肉牛产业“有肉无牛”的历史。49名专家常驻元阳,既做“育种师”也当“技术员”,深耕品种改良,培育抗病性强、肉质鲜美的“红河牛”新品系。推广标准化养殖,引入智能监测技术防控疫病,让“科学养牛”取代“经验养牛”。采用“牛粪还田”模式,既降低养殖成本,又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牛产业”与“梯田生态”的双向赋能。

  从党员领航铺路到乡土人才实干拓荒、从专家团队智力赋能到政策红利精准滴灌,“红河牛”产业的崛起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未来,元阳县将持续强化保种育种、培育特色品牌,让“红河牛”既当“致富牛”,也做“生态牛”,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踏出更坚实的“牛蹄印”。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