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这是一群酷爱生活、更酷爱
杭州的手工艺人、画家。G20
杭州峰会前夕,他们用自个最为人称道的技艺给峰会送上礼品,有精巧的迎峰扇、格外的G20紫砂壶、双语版的《画说运河》系列连环画。
剪纸大师吴善增:
精雕细琢“迎峰扇”
高手在民间。
杭州朝晖大街塘南社区,有位85岁的老先生吴善增,身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最近做了一件格外有意义的事儿,将传统剪纸艺术搬上了扇面,打造了一把独具匠心的扇子。由于即将到来的G20峰会,吴师傅把它取名为“迎峰扇”。
尽管年事已高,可有浦江“剪纸王”美誉的吴师傅至今都保持着天天剪纸的习惯。他创造的长达13米的《我国大运河》、5米的《两岸合璧富春山居图》长卷剪纸著作分别被不一样的博物馆保藏。
剪纸是一门格外费眼力的技艺,可吴师傅一双双眼仍然奕奕有神,握剪刀的手也不见丝毫犹疑,“唰唰”几剪子下去,纸屑纷飞,不一会儿,一张一般的纸变成了一件精巧的技术品。
吴师傅创造的这把“迎峰扇”也是独具匠心。扇面分绿色、棕色、紫色等不一样版别。扇面主体是一幅以三潭印月为主题的西湖景色剪纸。“说起
杭州,第一个想到的是西湖,而说起西湖呢,三潭印月即是最具代表的景点。”扇面上,怒放的、含苞待放的荷花,随风飘扬的柳树,还有游人泛舟湖上。
吴师傅说,这次把剪纸的纸张换成了更有耐性、牢固度更高的纤维纸,但也增加了剪纸的难度。“这幅著作需求剪和刻技术相结合,雕琢纤维纸对力度请求就更高,力度不行就简单形成毛边,影响漂亮。”著作完成后,再送去王星记扇厂,由专业人员将剪纸画粘贴在通明丝绸上。由于纯手工剪和雕琢,每一把扇子的出炉都可谓精雕细琢,当然制品也很有限。
“G20峰会在
杭州举行,作为一名
杭州老百姓格外激动,期望通过剪纸这门传统艺术,向各国友人展示
杭州的魅力、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吴师傅创造的这把“迎峰扇”现已被不少人看中保藏。
紫砂壶匠人徐成顺:
做一把格外的“G20壶”
“你看,这个壶钮是G,壶嘴是2,壶把是0,加起来即是G20。”
杭州手工艺活态馆的紫砂壶作坊,徐成顺拿着一把他自个规划制造的G20紫砂壶,向来访的客人介绍着。
在
杭州土生土长的徐成顺,小时分最深入的回忆,即是爸爸天天用紫砂壶泡出的浓浓茶香。从小潜移默化,他总想着什么时分自个也能做一把紫砂壶。
快年过半百的时分,机缘巧合之下,他拜师紫砂壶制造大师高德芝为徒,一心一意学习紫砂壶制造,到现在已有10余年。
“做紫砂壶,即是要靠时刻渐渐磨出来。光是原材料,就要费很多时刻,紫砂矿挖掘出来先堆积3年,磨粉和泥后,需求6个月的时刻发酵。像我师父这种大师,全手工做一把壶,最少耗时好几个月。这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学识可大了,我也是边学边做,渐渐悟出门路。”
自从得知
杭州要举行G20峰会,徐成顺就酝酿着做一把G20为主题的紫砂壶。“我是
杭州人啊,想用自个的手工为
杭州做点事情。”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徐成顺的师傅高德芝1996年在
杭州发现了民国后期的紫砂矿料,“我这个
杭州人,用这种
杭州的紫砂矿料,全手工制造出一把代表
杭州G20峰会的紫砂壶,是不是很有意义?”
为了让我们一望而知,徐成顺做的壶,壶嘴用“2”来表明,壶钮是“G”,“0”放在壶把上适可而止。“你看,我这个壶身做得很圆很大,也是有涵义的,一来表明一个地球一个家的理念,二来也标志着包容、有容乃大的境地。”
徐成顺连续做了20把,外型略有不一样。“我早就想好了,这个壶我就做30把。再多出一把,就不是我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