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墙体广告 “
安徽墙体广告今年的文化惠民消费季,剧院布置了哪几出戏?优惠方式和前两年一样吗?”听说第三届
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将要拉开帷幕,省城
合肥的戏迷张良英大 妈赶忙拿起电话,打给
安徽大剧院和
合肥大剧院售票处,咨询演出状况。这两年,她看了《女驸马》《妹娃要过河》等五出大戏,着实过了一把瘾,“票价比电影票 还廉价哩! ”
已胜利举行两届的文化惠民消费季,创新运转平台和活动形式,运用市场方式拓宽文化消费渠道,整合多方力气提供公益惠民效劳,为城乡居民打造了一场能看、能听、能玩、能买的“文化盛宴”,让文化及相关范畴消费“动”起来、“热”起来,成为深受百姓喜欢的文化品牌。
文化大餐飞入寻常百姓家
——保证广阔
大众根本文化权益,解城乡居民文化需求之“渴”
“
安徽戏迷有福啊。 ”看到第二届
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戏大家看”活动节目表,文化部一位同志感慨道。 “大戏小戏看过瘾”板块中,在省市各大剧院演出的精品大戏有21台,参与第七届中国
黄梅戏艺术节的
黄梅戏有24台,其中,大局部剧目为新创作品。
保证广阔
大众根本文化权益,解城乡居民文化需求之“渴”,不断是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的动身点和落脚点。为此,组委会布置的财政补贴资金,主要用 于看书、看报、看电视、看电影、看大戏这五项城乡居民最需求、最适用的文化消费上。爱读书藏书的退休职工汪玉才说:“在打7折的根底上,还有立减10元的 优惠,十分真实。我买了不少平常想买又不舍得买的书。 ”
公共文化效劳,短板在基层特别是
乡村。本着把好事办好、让
大众有取得感的准绳,组委会在补贴资金布置、活动设计等方面,都有认识地向
乡村向基层 倾斜。在县及县以下商户消费,立减折扣额增加20%;
安徽群星奖获奖节目赴潜山、太湖等12个国度级贫穷县巡回演出;农民工、环卫工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 体应邀免费进剧场看戏;为农民朋友量身打造“文化乐万家惠民下基层”活动,带着文化产品、带着“补贴”和POS机深化田间地头,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 受文化实惠;今年,下基层活动掩盖全省50%以上
乡镇,其中,省民政部门认定的28个洪涝重灾县(区)的
乡镇完成全掩盖……省政协委员曹帮萍深有感触地 说:“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真正表现了文化惠民。 ”
创新平台资金直补消费者
——不只处理老百姓“看什么”的问题,还要让老百姓“便当看”“看得上”
“不只要处理老百姓‘看什么’的问题,还要让老百姓‘便当看’‘看得上’。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第三届
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组委会主任郭强引见说,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一个重要创新,就是把政府的扶持引导资金由过去补贴供应方、 引导产品消费,转向直接补贴需求方、拉动文化消费、惠及城乡
大众。
首届、第二届和行将开端的第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中,组委会分别布置了1000万元、800万元和890万元资金补贴。如何把财政补贴资金用 好,让老百姓享用到“实打实”的优惠?如何做到公平公开、便当快捷、可控可查?经过普遍调研,组委会在运转平台上找到了“创新点”——应用现有的中国银联 全国性营销系统,在企业、商户和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一个高效、便利的平台。消费者无需另外办卡,只需持62开头银行卡在图书、报刊、电影院、戏院等特约商户 中消费,即可享用单笔立减5元至30元的财政补贴,从而完成参与公平化、补贴精准化、引导可控化。
记者理解到,消费者在活动中的每一笔文化消费,后台都有数据记载,既便当监视、做到每笔资金去向明白,又便于统计剖析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 年龄段消费者的文化偏好。 “文化企业能够依据这些大数据有针对性地改良文化产品,另外,这些数据关于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国银联
安徽分
公司相关担任人引见说。
城乡联动文化消费热起来
——承办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内容更丰厚,掩盖面更广。撬活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才干步入良性开展之路
从首届到第三届,直接承办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省直宣口单位、省直相关单位、中央驻皖单位、行业协会、各市县积极参与,“五看”消费特约商户从 505家增加到今年的705家;活动类型从传统的购书订报、观影看戏、节庆会展、论坛讲座、文化旅游、艺术品买卖、婚庆摄影等,拓展到创意生活、创意设 计、饮食文化、互联网出版、文化信息消费体验等,内容更丰厚、掩盖面更广。
丰厚多彩的活动、真金
白银的实惠,调动了各类文化企业参与热情和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首届活动,全省共有2304万人次参与文化消费活动, 消费总额90.43亿元;第二届,累计参与文化消费的人数为7547.67万人次,消费总额140.23亿元,较第一届分别增长227.59%、 55.07%。
“省城文化演艺消费潜力很大,但市场培育还有一个过程,需求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文化惠民消费季就是一项很好的扶持和引导活动,低票价高质量的演 出既惠民乐民,又培育了市民购票习气。 ”
安徽演艺集团相关担任同志快乐地说,在今年的精品剧目展演等活动中,主动购票的市民明显增加。
“比起资金补贴,我更看重的是,组委会搭建的信息发布平台和营销推行平台。 ”著名
黄梅戏扮演艺术家韩再芬通知记者,戏好也要宣传好,特别是在挪动互联网时期,如何吸收人们的关注,十分重要。组委会整合了传统和新兴媒体资源,整合 了参与单位和企业的推行渠道,让公众及时知晓文化消费信息,并能够直接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购票,十分好。
“复兴文化产业、发挥其在调转促中的重要作用,市场和消费是根底,只要文化消费上去了,产业才干步入良性开展之路。”省政协委员周天虹表示,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手腕,文化惠民消费季的“
安徽行动”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