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
墙体广告 “我活这么久,老公和儿子已经先走了,看到重孙长大,真可谓悲喜交加。”115岁的邱柴氏太婆说话声如洪钟, 咬文嚼字好像文明人。昨天上午,南部县柳驿乡柴氏祠村一群白叟集合在邱柴氏家里话家常,为白叟补过重阳节。因为,重阳节当天,柴氏祠村大多数60岁以上的白叟, 到乡场上参与了乡政府安排的庆祝活动,但最主要的主角邱柴氏那天却因为突发伤风未能参与。所以,有些白叟相约于昨天到她家里来聊天。
115个春秋 老寿星是全村的自豪
63岁的邱文明剥好花生米、核桃仁,又剥开几颗红枣,让老伴和着大米一齐放到锅里熬粥。柴氏祠村地形平整,是3座小山呈品字形包围着的平坝。除了盛产大米以外,家家户户喜欢栽培干果类作物。
邱文明是邱柴氏的街坊,因为跟邱柴氏一起日子的孙女患病住院了,这些天便由他照料白叟。 邱文明所熬制的“八宝粥”,是乡民最简洁的佳肴。他把粥装进不锈钢保温桶, 趁热给邱柴氏太婆送去,而且不忘带上她喜欢吃的煮胡豆。邱柴氏今年已满115岁,是村里年岁最大的白叟,一起她的辈分也不低。每到逢年过节,乡民们会自觉地为邱柴氏张罗一顿饭菜。
邱柴氏生于1901年3月3日。每年生日一到,不论她的家人是不是张罗,乡民们都会过来聚聚,拉拉家常。我们会自带炒花生等零食前往邱柴氏家。 邱柴氏太婆很喜欢这种热烈,而在她身体灵活的年月,她会提早把宅院清扫洁净,把家里的茶杯清洁一遍,烧好茶水等待我们的到来。
一个多世纪的时刻是非常漫长的,很少有人的寿命可以迈过百岁大关。邱柴氏是柴氏祠村自古以来稀有的寿星,乡民甚至把她当作本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的标志。村里的后生外出务工,也常常在外人面前提起邱柴氏的年纪,让天南地北的人一起来共享老寿星的
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