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击非典而献身,它们是38个“无名小卒”
武大学校立着一块“猴碑”
记者 王震 通讯员 曾文晖
湖北武汉墙体广告 或许很多市民都不晓得,在武汉大学动物试验基地的动物试验楼左边的空地上,耸立着一块无穷的花岗岩石碑,这块被命名为“慰灵碑”的石碑正面刻着一行大字:“献给为人类健康而献身的试验动物”,反面的碑铭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安慰第一批为研讨抗SARS病毒疫苗、药物献身的38只恒河猴”。
那么,这块“猴碑”是啥来历,背面藏着啥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16吨重的花岗岩
来自神农架
1月18日,武汉晚报记者走进武汉大学医学院大门,穿过几条小路,来到一处相对安静的小院,院门口挂着两块牌子:武汉大学动物试验基地、ABSL-Ⅲ试验室(简称A3试验室)。
那块“猴碑”就安放在小院里一栋灰色小楼旁。基地副主任李湘东说,每当清明节或赶上做完试验,医学院的学生们都会自觉地来此献花。
风雨侵蚀,本来金色的碑铭已变得有些含糊,但依稀可见:“此重16吨花岗岩巨石,受天真地秀,纳日精月华,于神农架南麓山涧中熟睡万年之久,经采做碑。”
李湘东回忆说,2003年5月,这个动物试验基地刚建成,正赶上中国科学家分秒必争地展开SARS疫苗研发试验,急需足够大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动物试验室。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一眼相中了这个试验室,决定把新研发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猴体试验放到这儿进行,18只山公为此献身。后来还完成了抗SARS病毒多肽药物的动物试验,又有20只山公献身。
2004年4月28日,以这38只山公为纪念目标的“猴碑”落户动物试验基地。时任基地主任孙理华教授如今已退休了,谈起这件事,他的言语中流显露一种对生命的尊敬情怀:“咱们在医学方面获得的每一个发展,都与试验动物分不开。把动物列入品德关心的规模,这是社会的前进,体现出人类的爱心和对生命的爱惜。”他说,最初选择从神农架采石,是考虑到神农架是山公的地狱。
试验为啥会选用恒河猴?李湘东的答复是,恒河猴别号猕猴、黄猴,是中国常见的一种猴类,由于适应性强,简略驯养繁衍,要害是生理上与人类对比挨近,是医学研讨中对比抱负的试验动物。依照需求,试验动物必须是人工培养的,遗传布景明白,所带着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要得到有用控制。
一次简略的打针
曾令人高度紧张
2003年10月13日晚,来自四川养殖基地的18只恒河猴运抵动物试验基地。此前,从武大医学院各部门选择的23名专家和骨干提早住进了阻隔区。试验人员按低、中、高3种剂量,先给山公打针了SARS疫苗。
为了做SARS疫苗评价试验,接下来给这些山公接种SARS病毒,即攻毒。这是一次十分要害的试验。时任主管试验师王勇对此浮光掠影。
那年11月5日,是给山公攻毒的日子。内衣、阻隔服、防护服、三层手套、二层口罩、一次性阻隔服、防护眼镜、呼吸面罩、深筒雨靴……试验人员全副武装进入A3试验室。上午11点,装有 SARS病毒的一个铝合金盒子抵达试验室,氛围一会儿紧张起来,由于咱们都是第一次与SARS病毒如此近距离接触。
王勇和试验员鲜巧阳一起给山公攻毒。往常很简略的打针,此刻变得很复杂,一是由于山公不会合作打针,二是由于操作空间狭小,试验人员必须将手从猴笼有机玻璃门上的两个小圆窗口伸进去,才干进行打针。
王勇先封闭负压柜的送风,把排风开到最大,再翻开挡板按钮,把山公挤压到接近窗口的当地,让它无法挣扎,王勇顺畅地完成了麻醉。
随后,鲜巧阳从铝合金盒子里小心谨慎地取出一枚打针器,打针器里装的即是SARS病毒,他先把打针针头上的套子取下,然后针尖朝上高举打针器,以防闪失。
交代打针器时,鲜巧阳按王勇能随手拿到的视点,把打针器递给他,两人的目光一向盯着针尖。王勇一只手接触山公的气管,在找准方位后,另一只手注入SARS病毒。当天下午5点,一切山公攻毒结束。走出试验室,他们才发现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了。
王勇如今是A3试验室的生物安全负责人。他说:“试验人员在里面的每一个操作,都要承受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危险评估。”
一场惊险的智斗
成果“排弹专家”
王勇还饶有兴致地叙述了一次智斗“毒猴”的阅历。
2003年的一天,一只被攻毒的山公居然把笼子的电源线拉断了,致使电动挡板不能作业。王勇和鲜巧阳受命前去排除故障,他们从外面伸进去一根长长的狗夹,狗夹相似火钳,能够套住山公的脖子,将其固定但又不会损伤它。但是,这只山公很聪明,它竟一把捉住狗夹,一刻也不放松。
在基地监控室看到这一幕,总指挥孙理华教授的心悬了起来,他忧虑试验人员被猴所伤。
两位勇士灵机一动,一人在后面用一根长棍子推挡板,把山公往前挤,另一个人在前面,瞅准时机一把捉住山公的两只前肢,后面人再赶到前面给山公打针麻醉剂,接着两人赶紧衔接电线。意外变故被排除了,他俩因而被咱们戏称为“排弹专家”。
“山公的上肢比人要细些,力气大约只相当于十来岁的孩子,最要防的是它的牙齿。”鲜巧阳通知记者。
山公一旦被选中做试验
意味着走向献身
SARS的阴霾消散后,武大动物试验基地把要点放在动物试验渠道效劳和科研作业上。
2010年武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霍文哲教授担任基地主任,他具有20多年在美国从事天然免疫和病毒感染(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病毒)的研讨作业阅历。通过4年的尽力,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合适艾滋和结核病研讨的山公模型,并使用这些模型展开了抗艾滋和结核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评估作业,遭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
“十多年来,山公一向在合作咱们与要挟人类的多种高致病性病毒作斗争,所以咱们更应该善待它们。”李湘东说,基地有一整套国际认可的动物福利管理办法,有专人照顾试验动物的饮食起居,还要守时给它们做体检。比方,山公的一日三餐,富含40多种营养成分的主食饲料和各种水果都不能少;忧虑山公独自生活会孤寂,还专门为它们装备了塑料球等玩具,并守时播放音乐和视频。她说,《动物国际》是山公们最喜欢看的节目。
鲜巧阳如今已经是基地的兽医主管,但他的习气却没有变,每周都要检查试验动物的生活状况,哪只山公吃得多,哪只山公有郁闷,要记下来做分析。
1月18日正午,通过格外同意,在鲜巧阳的陪同下,武汉晚报记者进入坐落动物试验楼第一层的养殖区,虽然不像在第三层试验区里需求全副武装,但仍然穿戴上了一次性防护衣、鞋套、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在一间很洁净的房间里,七八只山公被独自装在大笼子里,笼子里挂着镜子和塑料球供它们游玩。俄然,一只山公冲到记者面前,眼睛瞪得大大的,并用上肢拼命摇晃笼杆,把记者吓了一跳,鲜巧阳在一旁解说:“它是由于见到生人,表现出攻击性。”
山公一旦被选中去做试验,就意味着走向献身。李湘东说:“这时,咱们要充分论证试验计划,把使用动物的数量降到起码。”如果试验动物到达需求施行“安乐死”的规范,即便试验目的未到达,也要提早施行,以缩短动物承受苦楚的时刻,这叫“仁爱结尾”。她还泄漏,一切承受试验后的山公尸身,都会在试验室通过专门的灭菌程序后交专业公司会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