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墙体广告 2月18日,阴历除夕,湖北省秭归县杨贵店村,谭氏朋友家的院子里热闹非凡。这一天,谭家4代20多人相约一同吃团年饭,迎候羊年新年。
早晨,谭家老四谭必林家厨房里,四朋友的媳妇、女儿们便开端繁忙起来,煎、炒、炸、煮,年味跟着菜香延伸,芳香四溢。
“刚搬来的时分有16口人,现在强大了,有20多号人,要坐三桌,吃两顿,够她们忙的。”老二谭必义正说着,小外孙跑了过来,咿咿呀呀扑进了他的怀里。
谭氏朋友的妈妈、86岁的付承秀白叟眉飞色舞地坐在院子里,看着眼前儿孙满堂。
杨贵店村是三峡坝区移民村,谭氏朋友家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家榜首户。
1992年12月,谭氏朋友在爸爸谭德训的带领下,为三峡工程建设抛家舍园,举家迁往杨贵店村,拉开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家的前奏。
谭必义清楚地记住,1992年12月21日,全家老小顶着北风,亲手拆掉了祖辈留下的大瓦房,毁掉了8亩耕园地和大片竹林。几天后,挖土机在谭家老屋前挖下了三峡工程榜首铲黄土。那一年,谭家16人就在暂时建立的简易窝棚内度过了新年。
搬家后,谭氏一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日子变得困难。即便如此,他们也并未由于是三峡移民搬家榜首户而要求特别照看。
20多年来,谭氏四朋友自给自足,彼此扶持,共渡难关。直到现在,年青且有才有所长的老三、老四外出打工,年岁大且身体较差的老迈、老二留在秭归打临工,钱赚得少一点,家里多照看一点。2012年前后,四朋友都翻修了房子,住进了装饰精巧的小洋楼。记者看到,四栋洋楼既独立成户,又摆布相连。
“每年新年,不管在什么地方打工,弟弟们都会赶回家新年。”谭家长子谭必新告诉记者,从阴历腊月二十七开端,四朋友轮流办一天团圆宴,全部新年,我们要聚在一同吃8顿团圆饭,这已经成为宗族不成文的规则。2000年,谭德训白叟谢世了,这个规则却一向延续下来。
酒菜连续端上桌,长江的鱼,妈妈种的青菜,自家熏的腊肉,菜品简略,却反常丰厚,诠释着故乡情,团圆年。
三峡工程大移民2010年宣告结束,跨过两个世纪,继续18年,触及重庆、湖北两地20多个区县139.76万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