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墙体广告 监测成果证明,“充电宝”标称电池容量大多不靠谱。继拖鞋危险监测以后,金报实验室联合武汉市质监局推出的充电宝商品危险监测,昨日出成果:在总计19个品牌20个样品中,仅有1个品牌的样品电池容量没“说谎”。
3月5日本报报导曾提到,由于本年新出台的《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商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需求》,要到8月1日才实施, 这次充电宝商品危险测验,采用了GB/T 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标准》和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 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需求》,对“充电宝”电芯容量、外壳资料耐燃性进行监测。
本次总计测验了19个品牌20个样品。据武汉质监所副所长金群介绍,每个样品均拆开外壳,拆解出电芯,每个电芯均通过3次放电、充电测验。
测验成果显现,只要1个样品的电芯实测容量与标称容量相符,其他19个样品都低于标称容量。其间有7个样品的实测容量低于标称容量的50%,最低的实测电池容量只要标称的34.4%;能到达标称容量的75%及以上的,只要5个样品(详见右表)。
武汉质监所副所长金群介绍,本次充电宝商品检查,全部从商场随机逐批收购样品,其间就去了记者购样时曾经去的汉口利济路电子商场。该商场是批发商场,具有较强的辐射效果,因而这次样品采购,也集中了武汉市区各电子商场出售的首要充电宝品牌。
金群说,虽然品牌不一样,但这些样品均采用了18650锂离子电芯。因而,测验可比性较强。
■ 花费提示
充电时发烫应立即停充
就上述监测成果,武汉市质监局发布了5点花费提示。
一是尽量挑选正规渠道采购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关于无品牌类型、无生产厂家、无电气参数、无警示阐明的商品,不要采购。
二是选购时应仔细检查移动电源,同类型商品,容量越高,其分量应相对较重,残次移动电源商品外壳做工相对粗糙。
三是充电时,若发现数码设备发烫,应立即停止充电,避免损坏数码设备。
四是在充电时,若移动电源充电指示灯显现已充电结束,应及时取下移动电源,避免过充。
五是使用时,应避免移动电源的输入、输出端口与钥匙等金属部件触摸,避免发作短路。 (记者张军 通讯员钟仪、钱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