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墙体广告价格 长江支流嘉陵江在
广元苍溪县郊外东南2公里的当地拐了一个大弯,左岸即是著名的“赤军渡”。
“当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即是在这里向部队宣布‘急袭渡江’的指令,赤军立即按作战计区分三路强渡嘉陵江。”10月11日,在我省举行的长征主题图片展展厅里,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一处处长周锐京向记者叙述了赤军强渡嘉陵江的故事。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依据中共中心指示,合作中心赤军在川黔滇边作战,决定建议强渡嘉陵江战争。
依据敌我力量对比状况,赤军有必要寻觅荫蔽地址造船,然后秘密抬到攻击出发地,突然建议攻击。通过严重而艰苦的尽力,兵士们如期造出70多艘木船和3座竹桥。通过重复勘测,部队选中塔子山区域为首要突破点,一起决定在苍溪城上游的鸳溪口和下流阆中以北的涧溪口两个地址强渡。
3月28日21时许,江上充满起一片轻雾,恰是渡江的好时机。“急袭渡江!”跟着一声令下,指挥部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两个营和总部教训营敏捷登上木船、竹筏,穿波破浪,向西岸疾进。
在涛声和夜色的保护下,突击队行进到离西岸50米处才被敌军岗兵发觉,敌人的机枪和排炮响了起来,在塔子山的赤军炮兵开端还击。离江岸20多米时,赤军兵士涉水冲上彼岸拼杀,很快全歼了守敌1个营,随后又击退了南北两翼敌人的反扑,占据敌1个营的沿江防区,夺下了赵家山、杨家坝。
29日拂晓,红八十八师第二队伍两个团渡江登岸,分两路占领了东青场。这时,先后传来红九军主力在左路涧溪口成功渡江、红三十一军一部在右路鸳溪口强渡成功的音讯。从鸳溪口到塔子山至阆中一带100多里的嘉陵江上,赤军船桥并用,源源过江。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之战,是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赤军进行的规划最大的强渡江河战争。”周锐京说,赤军主力在近百公里的江段上多路突破敌嘉陵江防地,先后歼敌7个多团,占领阆中、剑阁、南部、昭化4座县城和军事要地剑门关,为红四方面军随后进兵川西北打开了通道,为合作中心赤军北上发明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