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广告人士了解到秋季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浮光跃金,碧空如洗,驱车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牧野风光让人陶醉。可时而出现在视野中的矿区,又令广告业内人士顿感疑惑,“在草原上开矿,会不会破坏这片美丽的草原?”我们决计一探究竟。
宝日希勒,蒙语意为“褐色的山岗”,自上世纪发现高达上百亿吨的煤炭储量之后,就迅速崛起为陈巴尔虎旗草原上的“明星”。如今,神华集团在这里建设起大型现代化能源企业,成为陈巴尔虎旗重要的经济基点。走进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矿场,各色巨型机械穿梭往来,却没有滚滚烟尘。“公司的煤炭地面生产系统封闭运行,大型洒水车二十四小时洒水灭尘,建立了屏蔽墙和绿化带,矿区与草原得到有效的隔离,疏干水也实现了达标排放。”工作人员向墙体广告人士这样解释。
“用百分之一的开发节点释放百分之九十九的能量。”即只占用百分之一的土地――“点”用来开发,在百分之九十九的“面”――草原上保护。陈巴尔虎旗,这个处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以美丽景色著名的蒙古族自治旗,正以经济快速发展的惊人速度赶超其他旗县。其占地三千亩的工业园区相对于总面积一两万平方公里的陈巴尔虎旗来说,其效果不言而喻:即不足一户牧民三分之一的草场,创造了全旗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
当然,一直有人表示担忧,这百分之一的开发节点如何来掌握?反对者认为,开发应该制止,因其将导致草原的生态破坏;而支持者则认为,开发能改变当地的贫苦现状,没有发展就没有保护。怎样找到一个平衡点?
呼伦贝尔墙体广告了解到,宝日希勒矿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发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这其中也走过一大段弯路。因为对环境治理意识不足,资源开发无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小煤窑数目急剧膨胀,“小煤窑最多的时候估计得有一百八、九十个”,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葛某告诉呼伦贝尔墙体广告人士。粗放经营和落伍的生产技巧不仅挥霍了资源,而且导致重大的采空区地面塌陷。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整顿,所有小煤窑撤去,可是草原上留下了上千个沉陷坑。“小煤窑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塌陷区,塌陷区域面积达到了2.24平方公里,不仅破坏了草原面貌,也给当地牧民及牲畜带来了安全隐患。”陈旗国土局副局长胡智文告诉记者。从卫星云图上看,诺大的草原简直被蹂躏成了“马蜂窝”。
再拿在这里开矿的神宝公司来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充分利用原宝一矿采煤后形成的“冒顶坑”和露天矿排出的疏干水进行鱼类养殖,他们又在养鱼池上建立了钓鱼台、凉亭和水上餐厅,架设了栈桥。这个做法可谓一举多得,既治理了沉陷区,又对公司露天矿的疏干水进行了沉淀再利用,改善了环境、创造了效益。这是矿区沉陷区综合治理进行环境恢复的重要环保项目,同时也为矿区群众休闲、娱乐、观光增添了一个好去处。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生态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过去,呼伦贝尔是个以畜牧业、林业发展为主的地区,传统畜牧业数量扩张造成部分草原退化,而“砍木头”的林业生产破坏了林区生态。“这笔生态旧账,只能通过发展来弥补。美丽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就是要通过发展,反哺草原生态,反哺民生”。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罗某这样说。
呼伦贝尔墙体广告人士又得到这样一个信息,今年前8个月,共有九百多万国内外游客来到呼伦贝尔,同比增长27.8%。这似乎可以从侧面证明一个事实――呼伦贝尔,在发展中美丽,在美丽中发展。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