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刚刚抵达新巴尔虎右旗,当地宣传部同志的一句话就吸引了赤峰广告业内人士:我们正在推进“三个三分之一”,让牧民享受市民待遇。
原来,该旗将牧区人口分成三类区别发展,让三分之一新型牧民留驻草原,成为从事牧业生产的主体;输出三分之一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产就业,成为牧民的流动储蓄所;转移三分之一老人、残疾人和孩子到镇区生活,成为城镇居民,享受社保、就业、住房、就医、入学等市民待遇。
来到乌日汗开办的儿童蒙古袍服装店,她正忙前忙后地给客人量身材、选料子。乌某是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的牧民,她把家里的一百二十多只羊出栏一部分,剩下的八十多只交给嘎查的合作社集中放养,家里的六千亩草场全部禁牧。今年4月份,用奖补资金在旗里开了这家服装店。“这几个月生意一直不错,让我很有信心。”乌某显得很快乐。
墙体广告人士了解到在新巴尔虎右旗,像乌某一样从草原来到城镇,经营民族服饰、奶食品加工等产业的牧民“致富生力军”有很多。该旗顺应牧民需求,对牧民进行民族服装加工、西式面点、奶食品加工等职业培训,使进城牧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截至目前,全旗累计迁入镇区的牧户达一千六百多户,很多牧民都在城里买了楼房,开上了轿车,经营起了餐饮、旅游等产业。
同样是来自克尔伦苏木的牧民,照那苏图既是成功的畜牧业从事者,也是进城搞经营的带头人。他家的牧场上,平时只留几个工人,只有在最忙季节多雇一些临时工。而照那苏图则在城里买了住宅楼、门市房,只需隔三岔五开上车到牧场“视察工作”。
让照那苏图拿定主意到城里发展的,是该旗出台的“牧民住房公积金”制度。牧民每年缴纳三千多元,就可以享受到公积金贷款,60岁以后全额退还。目前已经有三百多名牧民缴纳住房公积金二百八十多万元,其中,将近两百户已申请并享受到住房公积金贷款二千五百多万元。“以前很羡慕公务员有住房公积金,现在,我们牧民也可以享受这种待遇了。”照那苏图高兴地说。
有条件的牧民进城买房,贫困牧民、孤寡老人怎么办?新巴尔虎右旗提出“城镇安家、集中扶贫”的工作模式,在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西建成了水、电、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七十多座蒙古包,可容纳二百多余人的“福利院”式“蒙古艾里”——“扶贫蒙古大营”,并建立健全小区弱势群体及其子女医疗、卫生、教育、物资保障等机制,开拓了牧区扶贫的新思路。住在蒙古大营里的牧民,不花一分钱,就开始了新的生活。
目前,“蒙古大营”已经变成了新巴尔虎右旗的一个旅游景区,大多数牧民发挥制作民族服饰、食品、手工艺技能的优势,相继成立了十多家集家庭旅游、手工艺制作、餐饮为一体的小作坊,小作坊户均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对于留守在草原上的牧民,该旗不仅鼓励、引导他们向现代高效畜牧业转变,还创造性地发放流动宿营车和移动棚圈,用以造福牧民、保护生态。
“牧业生产分为冬营地、夏营地、接羔点,牧民们往往在自己的草场中往来迁移,但草原上固定房屋、棚圈的增多会造成周边草场的退化。”新巴尔虎右旗畜牧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广告业内人士。近几年来,旗委、政府筹集资金,为牧民发放移动棚圈、流动宿营车,既方便牧民划区轮牧的生产方式,又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截至目前,全旗已累计发放流动宿营车三百台、移动棚圈二百多座,深受牧民欢迎。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