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省会旅游市场发现,随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信息的海量增长以及旅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部分景区、旅行社推广营销新常态,旅游电子商务业已成为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途径。
传统旅游业格局被颠覆
如今,一部手机游世界已不再是件难事,人们手中拥有大量的移动互联网神器:用“去哪儿”订机票和门票,用“12306”订火车票,用“途牛”选旅行社,用“携程”订酒店,用“百度地图”查询路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付款,用“美团”订餐,用“滴滴”叫出租车……这些,游客坐在家里就能完成。
互联网旅游的迅猛发展和散客时代的来临,正在颠覆传统旅游业的格局。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中国旅游业开始进入散客时代,自由行、自助游愈发流行,传统旅游从那时起便开始受到影响和冲击。“而今年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互联网和自助游对旅行社的冲击更加明显。”
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认为,互联网与产品逻辑已颠覆了旅游发展固有模式。“基于此,传统旅游业要彻底实现转型升级,除了互联网,还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尤其部分景区、旅行社没有能力完成‘互联网+旅游’融合创新,更需要吸引金融资本的支持。只有‘互联网+资本+技术’完美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全新的旅游业模式。”
扫描二维码请个“语音导游”
在“互联网+”和散客时代的倒逼下,省会部分景区开始尝试拥抱互联网。比如,在第二届石家庄旅交会上赚足人气、备受市民追捧的旅游专属明信片,就是“互联网+旅游”的产物。该明信片首次使用了360°全景展示技术与二维码技术应用,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观看西柏坡、五岳寨等40多家景区360°实景,聆听景区简介。
来自市旅游局数据显示,目前省会已有近一半4A级以上景区实现免费wifi覆盖,1/4的景区推出了电子门票。“五一”小长假,东方巨龟苑还首次推出“微信语音导游”服务,游客进入景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能随时随地收听专业导游的景点讲解。通过“语音导游”,游客就像为自己请了一个“私人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