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墙体广告 10月27日上午,
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横塘村年近七旬韩菊花白叟带着两个孙子来到了
池州市
公安局贵池分局,将一面印有“为民服务,心系群众”的锦旗送到了该村“一村一警”包村联络工作的包村民警佘慈球手中。
自
池州市
公安局“一村一警” 包村联络工作展开以来,该局贵池分局办公室副主任佘慈球同志被选派到贵池区乌沙镇横塘村担任包村联络民警。
本年6月份,贵池区乌沙镇横塘小校园长向正在横塘村展开包村联络工作的佘慈球反映称,校园里有一对亲朋友,上四年级的哥哥和二年级的弟弟因为没有户口,致使校园无法为朋友二人处理学籍、
医疗保险。而两朋友的爸爸妈妈失踪多年,一向与年近七旬的奶奶日子,家庭好不容易,期望民警协助处理孩子的户口疑问。
听完校长的反映后,佘慈球立即前往村委会了解状况,本来,两朋友的爸爸桂某某曾经在外务工时与孩子妈妈相识,不久后便同居,并于2006年、2007年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因为两人一向没有处理成婚手续,两个孩子就无法处理出生证明等材料,孩子的爸爸桂某某便将两个孩子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抚育。2008年,孩子妈妈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2011年,孩子爸爸桂某某也突发疾病,也离家出走,至今未归,2012年,孩子的爷爷也过世了。从此,奶奶单独抚育着两个孩子,平常日子仅靠叔叔及周边街坊接济。
了解状况后,佘慈球同乌沙派出所户籍民警及时将状况向上级
公安机关户政部分反映,并采集了两个孩子的血液样本,逐级上报
安徽省
公安厅打拐办,经过三个月的比对,有关部分出具了朋友两无拐卖嫌疑证明后,他将搜集的证明材料提交上级
公安机关户政部分。
9月26日,
池州市
公安局户政部分答复,依据新出台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处理无户口人员挂号户口疑问的施行定见》规则,当事人还需向公证部分对抚育现实进行公证。
10月21日,佘慈球带着韩菊花白叟来到公证处,并出具了《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处理无户口人员挂号户口疑问的施行定见》文件及有关查询材料。思考白叟家庭经济好不容易,他又自动协助联络
池州市法律求助中心,完善了请求法律求助的有关手续,协助白叟和谐处理了1000余元的公证费用。10月24日,韩菊花白叟从公证处顺利拿到了“抚育现实”公证书。
拿到公证书的当天下午,佘慈球快速收拾、完善两朋友申报户口的材料并逐级上报,经
池州市
公安局批阅,乌沙派出所成功将两朋友户口在其奶奶韩菊花户口本上挂号入户,佘慈球又第一时间会同村干部来到横塘小学,协助两朋友完善学籍材料。全部事项办好后,佘慈球将户口本送到了韩菊花白叟手中,韩奶奶的两个孙子一向没有户口的疑问总算处理了。不善言辞的韩奶奶,握着他的手,激动的说不出一句话,眼里闪着泪珠……这才有了方才送锦旗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