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墙体广告 如果说2年前,四川人傅有门在宝鸡眉县考察投资建设铝材厂时,还有一点担心的话,2年后的今天他已经在庆幸自己当初的这个决定了。从工厂动工建设开始,仅仅4个月的时间第一条铝材生产线便开始投产,在他惊诧于企业建设速度之快的同时,也让他对眉县投资环境有了更多的感受和体会,“从最初的考察到企业建成投产,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政府部门的帮扶,来眉县投资建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政府对企业的帮助可以说是全程保姆式的服务。”
保姆式服务企业建设,这在眉县可以说是一个常态性的政府工作,而傅有门也只是眉县政府帮扶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是眉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宽松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政策扶持、企业服务平台的搭建是造就眉县非公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感染着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内生力的增强,实现了眉县非公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放下身段当好“保姆” 助力企业发展
“从最初的考察到企业建成投产,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政府部门的帮扶,眉县在对民营企业帮扶上可以说是全程保姆式的服务。”5月28日,在陕西建华铝业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傅有门谈起2年前下定决心来眉县投资建厂的场景, 依旧感触颇深。
作为民营企业家,傅有门说,当时来眉县考察投资建厂时,他也去过陕西的其他一些区县,但唯独眉县让他心里感觉很温暖。2013年,做铝材生意的傅有门通过电子邮件与眉县县政府取得了联系,很快,眉县招商局领导便主动与他联系,邀约他前往眉县考察,而至今让他难以忘记的一幕就是眉县工作人员撑着雨伞在雨中等待他的场景,让他感慨万千,眉县政府的服务态度让他坚定了在眉县投资建厂的决心,眉县安排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领导包抓,项目很快便落地实施。
傅有门告诉记者,项目签约后,企业的各项手续都是眉县政府部门领导亲自带着他办理的,厂区建设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便开始运营投产,企业建成投产后,政府部门包抓领导又组织眉县房地产商到企业考察,为企业拓宽市场销售。
记者了解到,像这种政府领导干部包抓一个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做法,眉县已经开展了多年。2014年,眉县全县领导和包扶部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96件,争取资金1678万元,招聘工人864名,增加技改投入12.36亿元,协助新上项目43个。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西洽会、贸洽会等系列活动,帮助企业达成销售和意向协议13亿多元。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成立眉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为全县196户企业融资贷款9.42亿元。
本土企业积极“走出去”活跃产业发展
眉县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门类全、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眉县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奋斗目标和“深化改革、盘活存量;招商引资,增加总量;培育优势,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突破工业发展”战略,非公经济成为眉县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截止2014年底,眉县全县中小企业总数达到了13437户,其中工业企业4972户,从业人员9.69万人。
目前,眉县全县工业已形成了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建材化工和新材料五大产业,形成了白酒、饮用水、转机、水泥、果汁、棉布(纱)、淀粉、面粉、压缩机、风机、板簧、橡胶地板、铝材、钛等15大优势产品。
眉县工信局局长王富强介绍说,眉县非公经济大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外向型程度较高,虽然眉县地处内陆,但是眉县的许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对外发展道路,出现了以陕西宝深建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砖机设备、秦塬纺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纺织企业,积极实践“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创新,拓展向西开放平台,做出了典范。2014年,眉县外贸出口总额达到4500万美元。
眉县民营企业家林纪功1986年办起眉县第一家砖瓦机械厂陕西宝深建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在他的带动下,眉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建材机械制造为主,带动机械加工、货运、销售、劳务输出等行业的庞大产业集群,许多砖机销售到中亚等许多国家,为眉县对外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而地处眉县常兴镇的陕西秦塬纺织有限公司也是眉县非公企业积极走出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又一个典范,秦塬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公思介绍说,去年公司年总产值3.34亿,其中出口创汇高达3001万美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南非、北非、中东、欧洲、南美、北美等世界各地,是陕西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王富强说,本土非公企业的外向型程度高,积极进行创新,进一步增强了眉县非公企业发展活力,活跃了相关产业链,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为吸引外来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成为眉县非公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