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墙体广告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是各类招生圈套最活泼的期间,福州市公安局新闻办昨日概括了三种高考后最常出现的欺诈类型,提示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进步警惕。
一是假充领导熟人、亲属,自称能够低分高录。不法分子自称是某高校或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属,宣称自个有方法让到达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让到达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许从普通专业调到抢手专业,实在意图就是骗取钱财。
二是虚伪招生网站宣称能够代理入学。不法分子在网上开设虚伪招生网站,宣称能够代理入学,让考生取得规范学籍、文凭等,以到达聚财意图。警方表明,与高考相关的垂钓欺诈网站,5月起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欺诈手法也不断增加,有的“山寨”查分网站更是把“黑手”直接伸向家长的账户。
三是“野鸡大学”无天资招生。日前,一份“我国虚伪大学警示榜”在网上曝光,200多个“野鸡大学”列入其中。有业内人士泄漏,曝光后的“野鸡大学”很可能换个姓名重出江湖,违法成本低,难以杜绝。警方提示考生及家长,可通过教育部网站等官方机构查询校园是不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