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墙体广告 省政府上一年出台了管理生猪污染的“六条办法”,提出到本年6月底,全省禁养区内的生猪饲养场(户)要悉数封闭、撤除。近来,海都记者造访莆田多处生猪禁养区发现,禁养区内多家养猪场已被撤除,但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永兴饲养场仍在运营,粪水直排旁边的菜地,流到距离养猪场不到百米的汀林河,终究流入莆田母亲河——木兰溪。
猪场大门紧锁腥臭粪水直排
2011年7月,莆田市荔城区政府将西天尾镇全境列为禁养区,几年时间里,该镇大都饲养场都已撤除或搬家。但近来,海都报陆续接到本地居民投诉,反映该镇龙山村一家名为永兴饲养场的大型养猪场迟迟不见撤除,直排的猪粪水臭味熏天,损坏环境。
前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永兴饲养场,该养猪场坐落距龙山村口约150米的村道旁,养猪场用围墙围起来,占地5亩多,在该养猪场百米开外,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腥臭味。这家养猪场内有4排长100多米的猪舍,养着四五百头大大小小的生猪。
“养猪场的臭味令人窒息。”村民林先生说,这个养猪场现已建了近20年,刚开始仅仅几间小猪舍,随后不断扩建,平常养猪场大门紧锁,但散宣布的恶臭还是令人无法忍受。
记者顺着养猪场的围墙走了一圈,发如今右侧围墙下有一条排水沟,沟内满是猪粪水,宣布阵阵恶臭。这条排水沟通向一处管道,管道被埋在地下,记者循着方向寻找,没能找到这条污水管终究通向何处。
在养猪场的左边围墙,记者也发现了一条排水沟,黑臭的猪粪水排入一口小池塘,小池塘的黑水已满,溢入一片菜地,随后流到距离养猪场不到百米的汀林河,终究流入莆田母亲河——木兰溪。
记者现场取样 粪水漆黑如墨
记者拿出矿泉水瓶,对养猪场排出的粪水进行取样,装进瓶子的水十分黑,犹如墨水。记者用pH试纸进行简略测验,试纸沾了猪粪水后,颜色当即成为墨绿色,pH值在9到10之间,呈碱性。据一位环境专家介绍,养猪场排放的粪尿污水中,酸碱值超支仅仅其中之一,形成环境严峻污染的主要是COD(化学耗氧量)、BOD(生物耗氧量)、氮、磷超支,有机污水进入江河湖泊中,容易形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质恶化。
我省禁养区内的生猪饲养场(户)封闭、撤除期限仅剩一星期,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家养猪场内不只要成猪和母猪,还有很多小猪,并没有预备关停、撤除的迹象。记者敲开养猪场的门,一名中年妇女开门,她表明养猪场还在正常运营,在记者标明身份后,她急忙关上门。
莆田禁养区内 多家猪场已拆
此前,本报曾屡次报导莆田禁养区内,城厢区华亭镇华亭社区、涵江区白塘镇集奎村的多家养猪场,存在猪粪水直排的状况。
前日,记者再次造访了华亭社区,该社区原有3家小型养猪场。这次造访时,记者看到,3家猪场内已没有生猪,有些猪舍也已撤除。一名饲养户告诉记者,上星期接到华亭镇政府告诉,请求他们期限撤除养猪场,他们已于6月20日对养猪场进行撤除。
随后,记者又赶到涵江区白塘镇集奎村,此前本报曾报导该村有一家养猪场屡次被白塘镇政府安排作业人员强拆,但每次强拆后,猪场主人陈某文都会复建猪场。直到上星期,仍有大众向本报反映,陈某文又购进猪苗,预备再次重建猪场。前日,记者在陈某文的养猪场看到,养猪场内已没有生猪,有些设备也已被强拆。本地大众表明,白塘镇政府接到告发后,于上星期再次前来法律。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政府农业效劳中心主任陈玉山介绍,别的大型养猪场都拆了,只要永兴饲养场是“钉子户”。该养猪场是本地人苏某霞于1997年11月建的,是西天尾镇建立最早、规划最大的养猪场之一,也是现在西天尾镇最终一家大型猪场。
陈玉山说,西天尾镇于2011年被列为禁养区后,荔城区政府和西天尾镇政府两级领导屡次与苏某霞沟通,期望其对猪场进行搬家,但均被回绝。陈玉山表明,他们已屡次向荔城区政府反映状况,一旦上级部门作出强拆决议,西天尾镇政府将全力合作,撤除这家养猪场。
省农业厅有关人士指出,依据省政府“六条办法”的请求,到2015年上半年,全省禁养区内的生猪饲养场(户)要全部封闭、撤除,这是不能谈条件的。接下去,省环保厅与省农业厅还将联手对畜禽饲养污染展开专项法律查看。督查状况汇总后,将向省政府报告,作业执行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将被通报、约谈或许限批。
有专家指出,对于不合法排污的企业并非没有办法,本地环保部门在调查取证后,可对该养猪场下发责令停止排污决议书。依据新环保法,假如养猪场主还坚持不搬家,环保部门再次查看后发现还在排污的,能够将养猪场主移送公安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