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
墙体广告 大南充、大文化、大开展,我市以创立国度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完善文化网络建立,打通效劳
大众“最后一公里”;借助网络的延伸,公共文化产品保送到乡间里巷,完成全掩盖;推进公共文化效劳体制变革,引入社会力气,在进步效率和质量、强化了文化的惠民作用的同时,凸显了其社会效益。文化事业大繁荣,为成渝第二城和文化强市建立提供了强劲支撑。
建6级公共文化效劳网络打通效劳
大众“最后一公里”
市委、市政府历来注重文化网络体系建立,以各类文体综合场馆、
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工程、广电“村村通、村村响”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根底设备和掩盖市、县、乡、村、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的6级公共文化效劳网络,让文化掩盖到基层,掩盖到每一个人的身边,让更多人和文化来一个“零间隔”接触。
高坪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于去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操作十分简单。家住高坪区鹤鸣路的李晓燕在自动借书机的800多册图书里看到了本人需求的图书,取出身份证在自动借书机上扫描,很快书就从机器里自动落出。因借阅简双方便,均匀每天这里都要借出300多册图书。
“自助图书馆”只是我市文化网络体系建立的一个缩影。我市的重点文化设备建立在加速推进,基层效劳设备完成了全域掩盖,文化效劳场馆提档晋级。据理解,在重点文化设备建立方面,“十二五”期间市本级投入10多亿元打造公共文化效劳综合体和南充文化新地标,市博物馆、文化馆(新馆)、大木偶剧院建立均停顿顺利。
基层效劳设备完成了全域掩盖。“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3个、影剧院18个、示范文化广场13个,建成
乡镇综合文化站415个(其中省级示范站50个、市级示范站100个)、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547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7个、示范文化活动社区30个,完成8000多个自然村播送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建立任务。全面树立了市、县、乡、村、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六级公共文化效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