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墙体广告 绿水、花香、移民新村这是黔江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你绝对想不到的是,这里的水质曾一度恶化到劣Ⅴ类,空气中还不时飘散着猪圈味儿。
近日,“重庆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到达黔江,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黔江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2014年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9.1%、19%和13.3%,全年有11个月的时间空气质量优良。此外,阿蓬江成为基本没有工业污染的河流,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高达55.4%。
碧水行动多举措护航,摘掉多年劣Ⅴ类帽子
在黔江区副区长夏于峰看来,城镇化进程以及养殖业的无序发展是导致阿蓬江、黔江河水质一度恶化到劣Ⅴ类的罪魁祸首。
为此,至2014年11月底,黔江区陆续取缔关闭了99户畜禽养殖场,取缔网箱和围栏养鱼户42家,包含网箱面积7987㎡,并且联合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共同发功助力,彻底消除黔江河、阿蓬江流域的重要污染源。
“年末的监测数据表明,黔江河下坝、闸桥、乌杨桥3个断面水质均达地表水Ⅲ类。”黔江区水务局局长冉光荣说道。
此外,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实施污水官网建设对解决生活污水直排也有改善作用。“将直排水储蓄沉淀,转入污水管网进行集中消毒处理后再排放,有效地避免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务局工作人员向采访团解释污水管网的工作原理。
养殖区域重新布局,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
“以前哪还能闻到栀子花香哟,到处都是猪圈味儿。”伴随着采访团人员感叹栀子花的香味儿,村民彭胜康如是说道。
彭胜康是城西街道洞塘社区的环卫工人,他告诉记者,以前的这一片区有两个养猪场,共有3000余头喂养猪,整个片区都被猪圈味儿笼罩,行人路过都掩鼻快步跑过,根本没有会闻到花香的可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彭胜康口中的养猪场早已不复存在,原来所搭建的大棚内早已长出各种杂草。
据了解,为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黔江区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特意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把原来分散在各个村庄、居民区,对附近居民产生困扰的养殖场实行了统一规划。
因此,原来位于此地的优源养殖场等2家生猪规模养殖场被限期关停,统一规划到适养区。
亿级项目落地被拒,否定先污染后治理
2013年,年产1000万千伏安密封铅酸蓄电池项目准备在黔江投产,这对于促进当地经济收入和劳动力就业无疑是重大机遇。然而,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铅烟、铅尘、冶炼废渣及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将会不断凸显。
“综合考量环保设备的投入以及对环境和居住的伤害,我们最终拒绝了这个项目,因为重金属一旦渗入自然环境,将很难降解和消失,那时的代价将不是GDP和税收的红利所能抵消的。”夏于峰如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