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墙体广告 记者从西安市档案馆获悉,该馆近日以数字化形式将西安秦腔班社——三意社档案搜集进馆,加工完成后以电子版向社会供给使用。现在第一批217卷剧本档案已进馆。
据了解,三意社,初名“西安长庆剧社”、“关中三义社”、“西安三意社”,现名“西安市秦腔二团”。民国四年(1915)受“易俗社”影响,由民间艺人苏长泰、耶金山创立。三意社建社后,表演剧目许多,大小计有二百多个,如《十五贯》《蒋干盗书》《葫芦峪》《苏武牧羊》《卧薪尝胆》《家庭痛史》《双刁传》等。李逸僧改编排演的《娄昭君》《玉堂春》等戏,在唱腔规划、净化舞台方面使人耳目一新,《葫芦峪》一剧长时间成为三意社的保留剧目。这些剧本、剧照弥足宝贵,是稀少难得的文化艺术精品。
西安三意社现保留秦腔剧本档案398卷(册),社史125卷、相片97册。因为构成时间和保管条件的原因,这些宝贵档案资料纸质脆化,破损情况严重,原件已不适合向社会各方面供给使用。西安市档案馆一方面为抢救维护这批宝贵的艺术档案,一方面为便利广大群众查阅使用,通过屡次联系、洽谈,达到数字化搜集抢救维护意向。现在项目正在进行中,第一批217卷剧本档案已进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