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 首批10个试点区县遴选方言发音人的消息持续发酵,引来不少网友对重庆方言的讨论和关注。在重庆,即使同一个词,各个区县也有不同的发音和说法,加之普及普通话和人口流动,更是加大了“找一个说标准方言的人”的难度。
同一个词不同区县说法不一
重庆区县众多,即使是同一个词,各个区县的发音和说法也不同。比如蝉——南川、江津叫“鸡啊子”,忠县叫“逼拉子”,奉节叫“咪阿思”;青蛙——綦江、江津叫“瞎块儿”,梁平叫“克妈儿”,永川叫“麻怪儿”,南川、武隆叫“缺妈儿”;蟑螂——江津、綦江叫“推一婆”,云阳叫“偷泥爬”,璧山、涪陵则叫“灶妈子”。
龚泽军是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他研究的方向是重庆方言及地域文化,侧重方言词汇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点。
“我们常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方言是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龚泽军说,这次重庆在首批10个试点区县遴选方言发音人,对于重庆方言的保护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重庆方言分为三大方言片
专家们说,重庆方言实际上属于广义的北方方言中的次方言——西南方言。在重庆方言中,又分为三个大的方言片:灌赤片、黔北片、成渝片。其中,綦江、江津一线归属灌赤片,秀山等地归属黔北片,其余区县归属成渝片。
灌赤片方言的语音特点是入声声调比较重,比如把“石头”念成“赛头”;黔北片方言主要在声调上和韵母上与重庆话差别很大,尤以“船、床不分”为代表。
而成渝片方言在重庆最为普遍,又分为5种类型。
渝中区为代表的主城区方言,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庆话。
以万州、涪陵为代表的川东话:川东话代表性的语音特点是把“白”念成“别”,去声字在词尾时变成阴平调等。
以合川、潼南为代表的川北话:川北话代表性的语音特点是“花、发不分”,把“飞机”念成“灰鸡”,“黄花”念成“房发”等等。
以开县、云阳等为代表的川东北话:川东北话的语音特点基本上综合了川东话和川北话。
渝北到长寿、丰都一线的方言,把“泥、你、尿、年”等鼻音字念成“移、以、要、言”。丰都话还有“烟、因不分”的问题,把“钱”念成“情”,“全”念成“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