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墙体广告 7月10日,洛阳一对父子方案从洛阳步行行至西安,与他们有着同样主意的,还有一个更巨大的集体——由16名学生、2名家长以及2名教师构成的“行而知”步行团也于近来踏上了旅程,发起人表明,期望重走一段丝绸之路,让孩子们体味古人从东都洛阳至京城长安的异样感触。行程中,他们将会看望新安县汉函谷关等与丝路有关的遗址,增强此行的文明印迹。
【路上】 16名学生方案从洛阳步行至西安
入伏首日,天气分外酷热。有这么一群人却选择从洛阳步行走到西安,方案日行30公里,历时15日。
他们中心有16名学生,年纪最大的17岁,最小的11岁,还有2名家长和2名教师。
防晒衣、水杯……这些是每个成员必需的配备,不过昨天的阳光却分外激烈,再好的配备也抵不过酷日的直射,从10日正式从洛阳市涧西区一拖厂门口动身算起,他们在路上现已有4天的时间,每一名成员身上被晒黑,脚底磨出了泡。
天天早上8点摆布起床,9点摆布动身,正午仅作简略的休整,许多时分找不到饭馆,蹲在树荫下,吃着早上预备的干粮,就算一顿午饭了。昨日正午11点57分,电话联络团队负责人之一,他们正在路上,12点35分再次联络,他们已休整结束,再次动身。
了解到,团队中的孩子们大多数是中学生,有两个仍是小学生,他们来自洛阳市区、新安县,还有一名学生从北京赶来参与活动。翻山越岭,敞开一段“苦行之旅”,他们为了什么?
“怎么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家长们没少协商,许多时分,单纯的讲道理或死读书,并不能让孩子得到提高。”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家长刘雪峰介绍说,他居住在新安县城,家长们通过几番协商,由有着丰厚步行行走经历的冯超教师策划,他们方案重走一段“丝绸之路”,体会当年古人从东都洛阳前往京城西安的行程。
“本年刚好是丝路申遗成功一周年,从洛阳至西安这一段旅程,有着许多值得品味的文明遗址。”刘雪峰说,用脚步测量两座古都之间的间隔,从每一天的“苦行”中感触人生的悲欢离合,相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一生难忘的暑期体会。
他们为这次活动取了一个颇有文明气味的姓名:行而知步行夏令营。
【收成】观赏沿途文明遗址,磨练意志力
团队中,冯超“领队”,刘雪峰“收尾”,从动身第一天起,刘雪峰就做好了为掉队的甚至功败垂成的孩子“上课”的预备。
“出乎我的预料,尽管行程强度很大,很累,但没有一个孩子打退堂鼓。”说起孩子们的情绪,刘雪峰很开心,他除了是一名团队负责人,仍是一名爸爸。他的儿子也在这个团队中,是个高中生,本来计划照看孩子的他,却总被孩子“照看”。“买水、买吃的,他总惦记着我。”
动身当日,他们抵达了行程中的第一站: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一行人受到了新安县文物局的期待,派出专人带领他们观赏了遗址、免费解说。
“他们的精力值得必定,关于宣扬洛阳的前史和文明有积极意义。”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洪超介绍,他们抵达汉函谷关的时分,现已步行了7个小时,但并没有过多地歇息,观赏完以后就离开了。离开前,工作人员还为他们的水壶中灌满了水。
有艰难,要克服,孩子们的意志力在这次行程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训练。动身第三天,团队中一位绰号“三毛”的孩子患上了急性肠胃炎,拉肚子不止,几乎没有力气再走路,可他并不愿意功败垂成,在身体答应的情况下,坚持跟着走。别的的孩子就帮他拿行李,鼓劲,互帮互助不再仅仅是“坐而论道”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