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墙体广告 10月25日,爱心市民杨金宝想要赞助一名贫穷大学重生,经过本报帮助引荐,联络到涡阳县的一名贫穷学子。
杨金宝是一位一般安防作业人员,月收入2000元摆布。三年前的8月份,本报“圆梦大学”栏目中,一篇《郭黔:每捡一个饮料瓶就离大学近一点》的报导引起了他的注意。爷爷逝世,奶奶眼盲,爸爸患羊癫疯,老家仅剩的三间小瓦房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没处寓居的一家人,租住在城区一间昏暗湿润的小平房里,全家日子仅靠妈妈一人在大排档打零工维持。为了赚钱攒学费,郭黔也跟着妈妈一起到大排档打工,并于每晚客人走后捡拾饮料瓶卖钱。经过记者牵线,杨金宝联络到了郭黔,并容许每月赞助他150元的日子费,直到大学毕业。其时,杨金宝的月收入只有800元。记者得知,这笔日子费杨金宝从未间断过,每月都定时打到郭黔的账户里。后来杨金宝的薪酬涨了,他每月汇给郭黔的日子费也涨到了200元。
“上星期和郭黔的家人通话,了解到郭黔正处于大四实习期间,也找到了一份暂时作业,有了收入。我也放心了,计划请你们帮助再引荐一名贫穷大学重生,持续赞助其日子费用,直到毕业。”杨金宝如是说。
记者为他引荐了本年本报前不久报导过的孙丹阳同学。孙丹阳现就读于
安徽财经大学,爸爸因意外导致腿部破坏性骨折,常年卧病在床。两个哥哥均在上大学。爷爷奶奶年过八旬,被心脏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缠身。因房子年久失修,他们一家人借住在叔叔家。到发稿前,杨金宝已与孙丹阳取得了联络,并要到了孙丹阳的银行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