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儿时记忆】醉人的儿时年味 作者:饶兴军

【儿时记忆】醉人的儿时年味 作者:饶兴军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7年03月11日 02:03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湖南郴州墙体广告

湖南郴州墙体广告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年勤劳劳作的休整,年味是来年斗争打拼的蓄锐,年味是乡愁聚会的回归,年味是幸福生活的神往,年味是天涯海角至死不渝的情结。

我从小就生在乡下,长在乡下,工作在乡下,过惯了乡下的年。工作十多年后进了城,一到过年,总觉得城里的年味远远没有乡下过年那种欢乐的气氛,不是说城里人过年不红火,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我们乡下人那么融洽。在我的心目中,城里人过年显得很单调,进进出出只是本人一家人,比拟冷落,而乡下人过年的年味要浓得多,真令人沉醉。

我记得,小时分,乡亲们常说:进了腊月就是年,一年到头盼过年。乡亲们过年间那繁忙的身影,喜庆的神色,大家相互来交往往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你是如何过年的?年过得怎样?彼此之间一会儿在你家,一会又在我家,或玩、或站、或坐、或说、或笑,那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乡情、浓浓的氛围,不断要到过了正月十五之后。

一进腊月,乡下的乡亲们就开端忙活起来了,他们三五成群谈笑自若的去赶场,去把自家的年货买回来,他们很舍得花钱,一年到头挣钱为的是在腊月里花,该买的年货全都买下,赶场归来,肩上挑的,背上背的,手上提的,总是满满的。他们买回的不只仅是年货,而更多的是喜悦。

最繁华的是乡下各家各户杀年猪的局面。杀年猪那天,家人从早上就开端忙开了,搭起架子,烧好水,几个壮劳力汉子捆住一头猪,压在两条长凳子上,猪叫个不停,围观的人有说有笑,十分繁华。乡下人杀年猪很有些考究,当杀猪的屠手把尖利的杀猪刀刺进猪心脏放血的时分,猪的主人家赶忙拿出点香纸黏上些鲜红的猪血烧起来,敬敬猪菩萨,图的是吉利,喜庆,乡下人喂年猪,千瓢水、万瓢康,喂大喂肥的过年猪,是有点不易,究竟还是甜大于苦,有苦才有甜,甜从苦中来,杀头肥猪好过年。谁家的年猪放的血越多,就意味着谁家的来年愈加红红火火。杀年猪的那天,一家杀猪全寨人乐,杀猪户把寨上的隔壁邻居,亲戚好友全都请来喝“泡汤”,其实就是吃猪杂烩,大家热繁华闹过早年。

这天,大人杀年猪,孩童们最在乎的是争着去抢猪肝吃,由于大人把猪肝截成小块放到木炭火上烤熟吃,孩童们就围着木炭火守着,还不到八成熟就去拿,你争我抢追逐着、闹着、喊着,给孩童们带来了无量快乐的童趣。

在我的记忆中,腊月二十三是下乡“扫年”的日子,这是乡下不断传播下来的风俗,也能够称为“阳尘”。也就是把屋楼上瓦皮下的灰尘阳尘打扫洁净,再忙不过来也不能忘了这桩事。这天一到,女主人一早就忙开了,用早已准备好的长长的竹扫把,爬上楼把一年积下灰尘阳尘打扫洁净,那动作,那神态,好多年后想起,还浮光掠影。回想起来,是好风俗,也是好传统、好美德。

最忙碌的是腊月的最后一天。为了新年头三天真正地甩手甩脚过好年,乡下人首先要祭祖上坟,让祖先神灵们先过年。一大清早起来,就要挑起水桶到水井里把自家的一切水缸全装满腊月水,接着要挂红灯笼,贴对联和门神,吃完早饭把田里地里采摘来的萝卜、白菜、芹菜、大蒜等,逐个洗净放进细筛篮子里,弯弯的小河两边上四处是来交往往洗菜的人,或洗小菜、或破鸡鸭、或洗狗羊,河里的鱼虾愉快地从石头里蹦出来了。洗着洗着,小孩们忘了大人们交代的正派事儿,又去捉鱼虾了,嬉闹着、乐着、笑着!一条河都是人影子在晃动,花花绿绿的,仿佛一只只花蝴蝶,在那里飞来飞去,大家说着笑话,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逗乐了正在小河边照镜子的水鸟和天上高飞的云雀!

洗完菜,家里的大人早就煮好了一截腊肉做悼头(祭奠用的肉),备好了家里最好吃的糖果,又取出了纸钱和一卷长长的爆竹,再带上柴刀、锄头和铲子,大人和小孩都要到坟上去送年饭祭拜祖先了。

来到墓地,先把坟前坟后修得光溜溜的,把背篓里好吃的饭菜糖果,逐个摆放在坟前点起一把香,每人发三根正对着祖先磕三个响头,作三个忠诚的揖,从大人到小孩一个一个许愿,声音要大、要响亮,总结昨天,讲述今天,瞻望将来。许完愿就插香,香插好了就赶紧烧纸钱,细数着一张张纸钱,正面朝上烧成一大堆,祈求祖先们保佑大家健安康康,考的考学、发的发财、升的升官。大家用铲子铲上单数字的几铲土垒上去,给祖坟添砖加瓦,然后,往坟头上插上一根长长的竹棍,竹棍上挂一朵红纸做的长吊带小花,最后点起一小截爆竹,“噼里啪啦”响彻山谷,震动云霄!山南水北的几座坟逐个上好,心里就安乐了!这个年头大家都富有了,想到了老一辈的祖先们,都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大家通知太公太婆们一定把用不完的“钱”存到存折上去。许了愿,送了好吃的酒菜糖果,大家就放放心心肠回家了。

到了家,大人还要去土地堂祭拜土地神,一个大筛子里装上了年夜饭里最好吃的几碗鸡鸭鱼肉,盛上一碗热腾腾的饭,带上一瓶糯米酒,在土地堂,给十三个土地神逐个烧香烧纸,敬酒。千叮咛,万吩咐,祈求土地神保佑一家人平安全安,家道兴隆兴旺。来到家里,还要敬堂屋里的祖先、大门神、灶神和牛栏、羊栏、猪栏的门神。

孩子们跟着大人跑了一整天,早已是饥肠辘辘了,流起口水,或呼喊着“阿爹阿娘,我们饿饭了”,或发闷气低声嘟囔着:“我们要吃年夜饭!”大人听了哈哈大笑,赶紧把爆竹搬到堂屋的大门外,点响了竹竿上的爆竹,愉快的爆竹声接连不时,一声声应在对门山上,又反弹回来,老人小孩乐歪了嘴,笑弯了腰!这时,在家里炒菜的“大厨师”早把菜都逐个备好了!

大方桌上,一桌满满的菜,荤的、素的、酸的、辣的,或煮、或蒸、或烤,酒菜的香飘满了整个屋子,孩子们急赶忙忙洗了脸和手,老人和小孩的碗里每人都有一个香香的鸡腿!一家人喝着本人家里打粑粑那天酿的糯米酒,老老小小撞起了酒杯。古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叫花子都有一个团聚年!”大家吃着、乐着。细嚼慢咽的阿公阿婆磨着嘴里的美味佳肴,动情地讲述着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老人发完言,大家给阿公阿婆恭恭敬敬祝愿一番,就能够各抒己见了。

吃完了年夜饭,小孩们就围座在火塘旁,嗑着花生葵花籽守三十夜。后来,乡下有了电视,人们就围着电视看春晚,肉体十足地等候清晨的钟声敲响!眼看要转钟了,提早两分钟,翻开堂屋的几扇大门迎新春,人们把鞭炮系在长长的竹棍上,“噼里啪啦”一放,就抢到年了,然后放心肠去睡。

最快乐的是拜年。我记得,过年那几天,乡下人最看重、最忙活的是“请吃”和“拜年”。哥兄老弟之间、隔壁邻居之间、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请吃,早餐吃我家、中餐吃你家、晚餐吃他家,从早到晚轮番做东。被请吃的不空手应吃,总会带上些糍粑、酒糖一类的食品,你来我往,自然成了互相之间的拜年。拜年中,人们最考究的是晚辈给前辈拜,儿女给父母年、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外甥给舅舅拜年,外孙给外公外婆拜年,那些嫁进来的嫁过来的女人们,一年到头忙忙活活,只要在拜年的时分回到娘家好好给父母尽尽孝,静下心来和哥兄姊妹坐一坐。女人一嫁进来就各在一方,平常各忙各的,仿佛忙了一年,彼此都不太理解,过年这几天才开端好好地认识一下似的,总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叙不尽的温温真情。

过去乡下过年,固然没有如今过年丰厚,更没有如今的那份朴素。在人们的印象中仿佛很穷,但彼此之间却有着一种割舍不时的亲情,不只是停留在嘴巴上的问候,而是实真实在的关心和挂念。就在浓浓的年味中,父辈们给我们传送了“怎样尊老爱幼?”,“烧火要空心、做人要诚心”,“钱在湖南湖北,不苦不得”……等为人做人的美德。

留恋小时分过年,就是留恋那浓浓的年味、那浓浓的亲情、那浓浓的乡情、那浓浓的乡愁。我想,撇开喧嚣,回归平淡,无论到哪里,无论走多远,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不怕岁月流逝,那份亲情乡情永远在心上。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